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今年文旅部發布的《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同樣提到,“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推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擴大夜間消費規模”。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這其中景觀照明、夜景照明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景區景點的震撼夜游暴點、亮點的打造,是引流的必然手法,文化底蘊的烘托展現,也離不開各種燈光、科技等特色元素。文旅夜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標志,2022年已經最新一波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階段,更多城市也在陸續推出促進夜間文旅消費相關政策。一起來看看。
近日,西安市商務局、城管局、市場監管局、文化旅游局、財政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會議,研究促進商貿業持續恢復事宜, 并出臺六條措施支持戶外經濟和夜間經濟恢復發展。
會議提出, 要大力發展戶外經濟和夜間經濟,在商務和城市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允許大型商貿企業利用門前硬化廣場等,在落實“門前三包”責任,不影響通行,落實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戶外促銷;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以休閑體驗為主題元素的露天集市等消費新模式,形成“一站式”戶外經濟產業鏈;支持汽車、家電銷售企業進廣場、進社區、進農村開展展銷促銷活動。
同時,在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支持利用城市公共空間舉辦美食節、啤酒節、咖啡節、名品薈、車展、茶博會、珠寶展等主題促銷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商業綜合體建設新能源汽車城市展廳釋放消費潛力;允許具備條件的商業步行街、商業綜合體在夜間規定時間段外擺經營,適當延長夜間營業時間; 創新夜間消費業態和模式,依托特色商業街區舉辦汽車集市、文創集市、文藝表演、夜游長安等室外活動,促進文商旅體跨界融合,提升夜間經濟活力。
其中,西安曲江新區就提振文旅市場消費方面,從2022年6月份起連續發放三批次共計1300萬元文旅消費券和消費大禮包,多平臺、多場景激發市民游客消費潛力,進一步加快文旅市場復蘇。此外,舉辦“曲江之約·盛夏嗨游季”,推出門票折扣、組合優惠等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加快發展露營等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支持“戶外經濟”和“夜間經濟”發展,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露天集市、外擺經營等消費模式,允許具備條件的商業步行街、商業綜合體、重點商戶在夜間規定時間、規定地段外擺經營,適當延長夜間營業時間。
杭州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和國家33條、浙江省38條穩經濟措施,結合杭州實際,杭州市人民政府于近日印發了《杭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浙江省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其中,方案提出從2022年6月起,暫停景區車輛限行政策。促進文旅體消費。
方案指出,杭州將組織舉辦“2022年杭州文旅消費季”活動,鼓勵職工在市域范圍內開展療休養。積極組織開展學生研學游活動,鼓勵廣大市民和體育組織開展健身、露營等活動,聯動相關品牌生產商、經銷商配套開展促銷活動。鼓勵各級工會組織舉辦各類健身活動和體育賽事。
繁榮夜間經濟 圍繞新型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通過六個夜活動(“夜購物”“夜食堂”“夜旅游”“夜文化”“夜娛樂”“夜健身”),在全市培育“10 X”夜地標,打造50個夜生活IP,100個夜生活網紅打卡地,每年安排100場以上夜間經濟主題促銷活動,打響“夜生活·IN杭州”品牌。 加快推進商貿項目建設 建立全市商貿大項目跟蹤服務制度,推動江河匯、新嘉里中心、恒隆百貨、SKP、望江新世界等30家大型綜合體加快建設。2022年力爭建成10家投入營業,打造消費新地標。
上海
5月30日,上海市奉賢區發布《關于推進消費城市建設九大專項行動方案》,旨在不斷優化消費供給,改善消費環境,讓賢城的商圈更“火”、地標更“靚”、點亮夜間經濟、壯大直播經濟、提振文旅體消費……
聚焦“文旅體”助力經濟復蘇回暖
6月起,上海將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文化活動方面,奉賢區將推出“美谷有約”文化演出季活動,重點活動包括7月的奉賢博物館“陜西周秦漢唐文物大展”、8月的九棵樹藝術中心“夏夜駐唱音樂會”、9月的“2022管樂嘉年華暨全國優秀管樂團隊展演”,努力呈現“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的文化場景。 旅游方面,奉賢區打早了“美谷有禮”旅游嘉年華活動。屆時,浦南運河沿岸將上演夢幻絢麗的煙火燈光秀、名家名角的駐場演出、時尚達人的街頭演繹以及零距離的沉浸式劇目、露天的公益電影展演等;聚焦濱海岸線游、鄉村休閑游等,策劃了旅游風箏會、帳篷露營節、美食技能賽、非遺大展示、民宿體驗周、古鎮祈福旅等活動。
南京
6月2日晚,“極美南京·夜之金陵”文旅消費推進暨甘熙故居夜間演藝項目啟動儀式在大板巷舉行。南京將打造一批“好去處”,推出一系列“新玩法”,做好文旅消費升級大文章。加強文旅夜消費產品供給,打造古都風韻與時代風尚輝映的“極美南京”。
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南京市大眾喜愛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空間、南京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動名單,并對南京首批十個市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進行授牌,為市民夜間休閑消費提供更多選擇,也為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注入更多動力,讓網紅打卡點、打卡地變成網紅刷卡點、刷卡地。 6月起,南京將陸續推出節慶、演出、露營、市集、景區開放日等近百場各具特色的活動,通過“文化+旅游+商業”模式,整合文藝演出、文旅互動體驗產品、文創產品集市,著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夜間消費業態。
廣西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自治區商務廳、桂林市政府主辦的“繽紛夏日 趣玩廣西”夏季文化旅游推廣2022年首屆廣西文化旅游消費大夜市(桂林主場)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活動啟動儀式在桂林市正陽街舉辦。
啟動儀式上,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開展了2022年廣西夏季文化旅游主題推介,推出了“繽紛夏日 趣玩廣西”48小時微旅游線路?;顒蝇F場由“1個舞臺”“1個直播平臺”“1條巡展線路”組成,并設置了文旅消費季和夏季文旅推廣季展位共60個,涵蓋旅游創意、非遺展示、旅行社推廣、旅游企業展示等內容。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走進桂林夜生活·樂享消費新場景”為主題,將持續至8月1日。活動堅持“城市主導、提振市場、為企紓困”原則,聯動有關部門組織商貿以及文化和旅游企事業單位、主要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下,推出“夜食、夜購、夜游、夜娛、夜秀、夜讀”等主題夜間消費活動,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時尚消費新場景,培育夜間文旅消費新熱點,激發夜間文旅消費潛力。
廈門
廈門市湖里區于近日發布2022年“悅游·湖里”文體旅游系列活動情況。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下,湖里區整合文化、旅游、體育與商業資源,串聯全年全域文化旅游活動,將在今年精心組織四大類共17項系列文體旅活動,助推文旅商和夜間經濟融合發展。
湖里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朱覺表示,湖里區將通過持續加大對集聚區、品牌活動的精準傳播,助推文旅商和夜間經濟融合發展。以項目為中心實施項目、活動、傳播一體化帶動戰略,鼓勵開展涉及資源整合、項目推進、品牌宣傳的行業性、區域性與節慶性活動,策劃事件營銷引導群眾性文體活動向文旅商集聚區傾斜。
天津
此前,天津市商務局印發《2022年天津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夜間經濟創新發展重點工作》, 明確加快打造“夜津城”品牌,重點培育夜生活文化,重點打造“夜游海河”“夜購津貨”“夜品津味”“夜賞津曲”四張夜間經濟靚麗名片,努力逐漸形成食、游、購、娛、體、展、演等業態在內的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
鼓勵商圈發展夜間經濟。聚焦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地標商圈,鼓勵各大商圈在周末、節假日、重大賽事、會展活動等節點,延長經營時間,配套開展小型歌舞、時尚展覽、夜間市集以及團購、滿減、打折等夜間消費體驗活動,組織各大商圈營造特色消費場景,并持續培育一批地標性夜生活商圈。同時,以金街入選“全國示范步行街”,五大道、楊柳青古鎮納入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為契機,推進業態提質升級,打造地標性夜間經濟商圈,推動全市夜間購物、餐飲、娛樂、文化、休閑、體驗、生活服務等多種綜合消費形態創新發展, 逐步形成人氣旺、活力足、潛力大、銷售火、帶動力強的夜間經濟發展新格局。
支持鼓勵多元業態發展。持續打響“夜游海河”品牌,加密游船班次,延長營業時間,設計精美海河游船文創產品,舉辦第五屆海河文化旅游節,探索以“光影+演藝+游船”的方式,打造流動的城市網紅打卡地,并聯動海河兩岸優質商業、旅游、文化等資源,吸引一批特色相聲茶館、酒吧、深夜食堂、精品民宿等,不斷提升海河夜經濟帶的國際影響力。此外,要擺脫“夜經濟”就是餐飲小吃、大排檔的傳統思路, 逐漸形成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引入體驗式、娛樂式、互動式、沉浸式業態。顯然,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夜游經濟成為各地提振消費的新選擇,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意義。
此前,北京長夏文化傳播首席專家/資深策劃人饒雋曾在由阿拉丁全媒體主辦的《光藝術與文旅未來》線上研討會上表示,疫情時代的文旅行業困境,總結如下幾點:一是沒有成熟的運營經驗,導致運營成本上升;二是照明產品同質化嚴重,急需創新;三是大多都忽略了文旅項目投資特性,即時間長、資金周轉不靈、資源不足以及沒有專業運營人員。
那么后疫情時代,文旅行業如何尋求破局?他認為,一方面需要做到及時了解相關政策,積極捕捉照明行業動態;同時要把握文化體驗的主導消費,此外充分考慮年輕群體的消費意愿,做到內容為王,創新渠道,這樣才能點亮“夜間模式”,在困境和危機中找到突破之路。
中國夜游經濟研究院、大話夜游機構執行院長、董事長柳強則強調,以照明為切入點的泛文旅夜游發展態勢,實現文化+藝術+科技+商業+活動不同層次的組合,為傳統文創賦予了數字飛行視界。他強調,景觀照明是為文旅夜游服務的,是為基礎設施所服務的,照明行業可以先融合到新商業的發展之中,因為目前來說通過投資文旅夜游的項目來帶動經濟發展是相對比較薄弱的,而在商業文化活動方面的引流比較能帶動受益,例如手機互動的收入,跨界IP和網紅,這些跨界組合是未來文旅夜游發展的突破點。打造“有靈魂”的夜間經濟,不斷提升夜間消費文化內涵,優化夜游消費產品結構,打造特色夜間景觀旅游、文藝演出、主題展覽等多元文化形態,差異化、精準化、多元化地滿足客群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
期待疫情過后,文旅產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空間,智能照明,智能燈光照企也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