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模塊系統在鐵路站客運站應用
車站照明系統擔負著在亮度不足的環境中保障旅客安全的重要任務。目前,國內大多數鐵路站客運站的照明系統存在著控制方式陳舊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鐵路安全生產和節約能源的需要。因此,設計一種基于PLC (可編程控制系統)的智能照明模塊系統,實現車站照明的自動控制、數據庫管理及系統信息遠程訪問,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智能照明模塊系統簡述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采用全數字、模塊化、分布式的系統結構,通過五類控制線將各個控制功能模塊及部件連接成一個照明控制網絡。既可作為車站環境設備監控系統(BAS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也可作為獨立系統單獨運行。該智能照明模塊系統可與旅客服務系統互聯,與消防自動化系統(FAS系統)消防聯動,實現手段上更專業、更靈活,可對各種照明燈進行調光控制或開關控制,是實現舒適照明的有效手段,也是節能的有效措施;可以根據某一區域的功能、每天不同時間段或室外光亮度來自動控制燈光。重要的是可以將照明亮度轉變為一系列功能設置(也稱為場景),由調光器系統或中心建筑控制系統自動調用,在公共場所使用時可以采用集成中心控制器的形式實現自動控制。
燈光智能化管理是鐵路客運站汽車站客運中心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客運站站臺、候車廳、綜合大廳、售票處、檢票處、公共走道、電梯廳等的照明,應根據人流量的大小來開啟不同回路,可事先將不同的開燈模式存儲在模塊中,比如:全亮、半開等。不同區域,如候車廳、保安巡視、清潔、應急照明等燈光場景通過時鐘管理器自動切換,或只通過1個按鍵實現不同開燈模式的切換。
照明控制原則:利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實現照明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充分利用系統的能源管理功能,達到節能目的;所控區域照明由一個統一的網絡管理和控制,均可由工作人員自行調節;可利用現場控制面板控制燈光和場景,達到滿意的效果。
2、系統設計
根據旅客服務系統獲得的列車到發及旅客進、出站及候車信息,以及對不同地方和照明用途的分析,設計巨川電氣照明控制方案如下。
1.地下一層的照明采用定時控制方式:①通道為高峰時全開,次高峰開2/3,低谷時開1/3;②在深夜可選擇只開啟引導通道部分的照明;③時間段可預先設置,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2.地面層及地上層的候車廳、綜合大廳及售、檢票處、公共走道、商鋪、電梯廳的照明,采用定時和光感結合的控制方式:①高峰期,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開啟部分主、輔照明;夜晚開啟全部主、輔照明;②次高峰,白天開啟部分輔助照明,夜晚開啟部分主、輔照明;③低谷,白天利用自然光線,夜晚開啟部分輔助照明。
3.智能照明模塊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①通過時鐘控制器和光照補償傳感器,對區域進行分時段控制,合理進行能源管理;②既可集中控制,又可就地控制,減少人工管理費用;③與FAS系統聯動控制,提高安全保障度;④與旅客服務系統互聯,優化照明方案,在實現節能的同時保證客站照明的實際需求;⑤能根據用戶要求,通過可編程控制面板編程或修改設置,不僅可設定為直接燈光場景的名稱,而且能夠設置特殊的按鍵功能;⑥系統接收到應急信號時,轉到特定的燈光場景,以實現應急照明功能,當應急信號解除后,自動恢復到應急發生前的燈光場景。
3、系統組成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智能照明模塊系統由L5504D2A調光模塊、L5504RVF開關模塊、5085DL控制面板、E5054NL液晶顯示觸摸屏、智能傳感器、PC接口、監控計算機(大型網絡需線路耦合器連接)、時鐘管理器等部件組成。所有單元器件(除電源外)均內置微處理器和存儲單元,由信號線(雙絞線或光纖等)連接成網絡。每個單元均設置惟一的單元地址,并使用軟件設定其功能,通過輸出單元控制各照明回路負載。
采用巨川電氣智能照明模塊系統就是將受控區域所有燈光照明控制,組成一個統一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網絡。系統采用工業標準接口協議(RS-232或RS-485),可適應不同層次的用戶管理界面。管理人員既能對系統進行集中監控管理,又能通過現場控制面板進行燈光明暗控制,達到根據需要調節燈光的效果。結合大型客站的平面布置,設計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結構圖。
更多智能照明模塊系統功能介紹,報價售后,歡迎聯系巨川電氣 www.www.burninr.com。